第13章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言(1/2)

点击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http://www.doupo7.com全新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彩不容错过。

朱棣从天香楼出来后,心事重重。

句容的发展,的确让他震惊。

可深层次的东西,让他隐隐有些不快。

大明的繁荣昌盛,必须建立在政治清明的基础上。

忘了初心,必然会惹来祸端。

“王守敬,还是太年轻了。”

“试想一个孤苦无依之人,没有父母长辈的帮衬、教导,难免会误入歧途。”

朱棣没有急着下决断。

他要再走走,再看看。

璀璨的大世,让朱棣心潮澎湃的同时,也变得细致入微。

他要开创新的盛世,证明自己是对的。

那么必然要接纳一些琐碎。

这是朱棣的胸襟、气魄。

历史上朱棣能够开海下西洋,就证明了他绝非等闲之辈。

迤逦时光昼永,气序清和。

朱棣巡视着句容长街,一派欣欣向荣。

百姓觥筹交错,偷得浮生半日闲,脸上洋溢着真挚的笑意。

郑和陪侍在朱棣身旁,谨小慎微。

“如果整个大明都能如此,咱的任务也就完成一半了。”

朱棣自然而然地承担起了重责。

靖难之役,他是自保,也是自证。

无论过程如何,朱棣都已夺取了天下,成为大明之主。

他是掌舵之人,更希望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最辉煌的一笔。

朱棣继续往前,市井一新。

美食盈市,罗绮满街。

丝篁鼎沸,宛若云外。

小巷里还有孩童嬉戏,欢声笑语中,诗词朗朗上口。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童言稚语,却带着一股人性的冷峻。

朱棣浑身一震,买了一串糖葫芦,忽悠一名孩童道:

“这是谁教你们的?”

“王县令。”孩童脱口而出道。

朱棣惊愕不已,询问道:“可曾入学启蒙?”

“当然!”

“咱们句容县六七岁的孩子,必须到学堂学习。”

“王县令偶尔会来给我们讲课。”

孩童在谈起这件事的时候,格外地骄傲。

“家中负担得起你读书的费用?”朱棣追问道。

没想到孩童翻了翻白眼,鄙夷道:

“先生是县里请的,又不用家里花钱。”

“我爹是烧砖的工匠,工钱足够养活一家五口。”

朱棣彻底震撼了。

他知道句容的百姓很富裕,没想到富裕到如此程度。

“买书不得花钱啊!”朱棣语气温和地辩驳一句。

“不用。”

“王县令都为我们考虑好了,所以建立了一座图书馆。”

“图书馆里有十万册书,免费供给句容百姓借阅。”

孩童语出惊人,已经超出了朱棣的想象。

“图书馆?”他露出疑惑的神色。

“不会吧?”

“你连图书馆都不知道?”

这一次轮到孩子震惊了,他指了指路,慷慨地邀请道:“你可以去看看,反正不要钱。”

朱棣很感兴趣,于是欣然前往。

他来到了一处别致的楼房,与大明的建筑风格迥乎不同。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