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山花蕉叶暮色丛染红巾。屋檐洒雨滴,炊烟袅袅起,蹉跎辗转婉然的你在哪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月落乌啼月牙落孤井。零零碎碎,点点滴滴,梦里有花梦里青草地。长发引涟漪,白布展石矶,河童撑杆摆长舟渡古稀。”这是一首在未来那个时代流行过的《声声慢》,曲调轻柔婉转,听了使人犹如身处江南画境之中。此刻望着眼前的依依,脑海里又重现了这首以吴侬软语吟唱出来的曲子那令人如醉如痴的旋律。
今天是端午,许多住校生放学后都回家过节去了。依依下午也请了假,早早就离开了。我是最后离开学校的,在通往祖母家那处斜坡还有段距离的地方停住了脚,默默地站了好久,心里有些难过。记不清已经有多久,没有吃过她老人家为我包过的那种带着大颗红枣的粽子了。街上路人行色匆匆,没有一个熟悉的面孔出现在眼前。我独自一人期期艾艾地回到小津桥,正心无所属、怅怅不乐,忽然遥遥看到院门门楣之上斜挂了一束艾草,顿时起了疑惑,心中大奇,是谁来过了呢。
没有急于开锁,我把鼻子凑了过去,细细地闻,是艾草特有的那种药草的清香。“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插艾草是为了驱瘴辟邪。我猜到了来人是谁,头也未回,轻轻说道,“快出来吧。”
“嘿嘿,你怎么知道是我。”依依从侧面的胡同口蹦了出来,笑着说道。
“还能是谁呢?当然只有你。”
依依穿了一件碎花布料的连衣裙,外面罩了一件针织小衫儿,清爽明丽。她手中拎了一个小布兜儿,鼓鼓囊囊不知道里面装了些什么,手腕儿上系着五彩丝线,衬得肤如凝脂,更显细腻白净。
“知道你一个人准会回到这儿来,快开门吧,尝尝我从家里带来的粽子。”
哦,那小布兜儿里装的都是粽子啊。她下午请假原来另有一番打算,我被感动到了。
进了屋,依依让我找来碗碟儿,把粽子从布兜儿里掏出来摆了上去,墨绿色的箬叶散发出阵阵清香。去厨房取白砂糖的功夫,依依已经剥开了一颗,洁白的米团里嵌着两三颗大枣,仿佛一块美玉镶上了深红油亮的玛瑙,蘸了白糖,咬上一口,细细糯糯,好吃极了。
“屋檐洒雨滴,炊烟袅袅起……点点滴滴,梦里有花梦里青草地……”旋律不断在脑中回响。
“谢谢你。”我由衷说道。
依依望着我没有说话。
“你知道五彩线的来历吗?”我问道。
“是祈福吧。”
“对,祈福避邪。”
我把自己曾经在网络上了解到的有关端午系五彩线的资料兜售出来。告诉依依,现在常见到的五彩线就是她手腕上戴的这种,由红、黄、蓝、绿、紫五种颜色缠绕成的彩绳儿。实际在明朝的时候,五彩是由红、黄、绿、紫四种釉上彩和釉下青花组成的。五彩线,古时候也叫“五彩长命缕”,又叫“五彩缕”“五色线”“朱索”“百索”。我告诉依依,端午节最初就是给女孩子过的节日,是我们中国的女儿节。系五彩长命缕,是宋代就有的古老习俗。当时,有些颜色百姓是不允许用的,只好用红、绿、黄、白、黑五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女孩子的手臂、颈项上,叫长命缕,也叫做续命缕。明人余有丁《帝京五日歌》所云“系出五丝命可续”,指的就是这种习俗。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