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桓熙所言,都到了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了退路,一旦现在退缩,他在军中建立起来的威信也将荡然无存。
毕竟谁会去崇敬一个贪生畏死的主将。
当然,桓熙也没打算过要退,他信心满满的说道:
“子良认为以寡敌众,必是危局,而桓某不敢苟同,此战,优势在我。”
桓熙并非虚言,实际上,他敢于只带着七万步骑北上,就是因为有了必胜的把握。
战争的胜负,不在兵多将广,而在于将士们的是否具有坚韧的意志。
这一点,恰恰是虞军所不具备的。
这么多年来,虞军面对梁军,打了太多的败仗,这让他们形成了一种习惯,一旦见势不妙,要么逃,要么降。
至于血战到最后的一兵一卒,直至迎来胜利的曙光,从来不在虞军将士的认知里。
毕竟桓熙又不是慕容儁,不曾坑杀降卒,梁军历来都是秉持着优待俘虏的政策,虞军与梁军交战多年,这一点,几乎是有目共睹。
因此,桓熙清楚,别看苻坚兵多将广,但真正能够为他死战到底的,估计也只有那些氐族精锐了。
一旦局势不利,多的是人卸甲而降,他们根本就没有死战到底的勇气与决心。
然而,很少有上位者会真正注意到底层将士的想法,这其中就包括了苻坚、慕容儁。
苻坚已经全身心的投入到了会战时的排兵布阵之中,兵力上的优势,让他敢于出营与桓熙一决胜负。
而慕容儁在得知桓熙分兵以后,同样是喜不自胜。
他与苻坚之所以选择两路进攻河东郡,就是要迫使桓熙分兵。
慕容儁高兴的对着慕容恪说道:
“桓熙身边只有七万步骑,精锐并不多,苻坚麾下十万将士,又有悦绾的三万步骑相助,何愁不能一雪前耻。”但慕容恪却没有慕容儁这么乐观,他沉声道:
“人数上的优势是否能够抹平士气与将帅能力上的差距,犹未可知,此战,胜负难料。”
慕容儁闻言皱起了眉头,他觉得四弟这是在埋怨自己不该扣留慕容垂。
慕容恪见兄长的脸色阴沉下来,自觉失言,连忙请罪。
慕容儁这才笑道:
“玄恭多虑了,悦绾之才,不下阿六敦,有他在,朕可高枕无忧。”
慕容恪心道:
‘但愿如此。’
尽管悦绾有过辉煌的战绩,但慕容恪清楚,冉闵之所以失败,其一是被三方合力围攻,其二则是冉闵自身的问题,一连串的胜利让他麻痹大意,故而遭遇襄国一战的失败。
因此,慕容儁认为悦绾之才不下慕容垂,这一点慕容恪其实并不认同,只是他了解慕容儁的性格,再劝下去只能适得其反。
慕容恪强笑道:
“陛下,既然桓熙北上迎击苻坚,我等亦当在东垣县出力,只有让桓熙感受到南线的危急,他才有可能在失去方寸的情况下,铸成大错。”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