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庙会(1/2)

点击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http://www.doupo7.com全新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彩不容错过。

许家村村东头往山上走的那条山石路,几年前就已经修成了水泥路。这还是现任村长兼书记为村民谋的福利,彻底改变了收割庄稼不好运输的难题。书记原来就是开水泥厂的,沙石水泥安排得当,修路的时候,村里进行了捐款活动。钱多钱少凭个人自愿。一百五十的占多数。村西开服装厂的董家齐捐了两万。他唯一的要求,就是把村东头老书记也是他老丈人家门外的路顺带修一修。全村人没异议。路就从老书记的院门外直铺到了山顶的红庙。半年后,村长又带动村民,进行了村路硬化。村里的犄角旮旯都干净的放光。山路与村路对接的完美无瑕。老书记珠二爷门前的那湾水塘清澈见底。塘边的那棵百年垂柳更加枝繁叶茂,浓密的枝柳垂到了水面上。有爱美的村民往塘里放了几尾鲤鱼,种了几节莲藕。转过年,水塘里便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

星期五一大早,宝三叔的老婆宝婶,一大早卖完豆腐,就提着篮子赶庙会去了。说起来,村里最热闹的时节,就是山顶红庙一年两次的庙会。一次是农历的三月十八,一次是农历的九月十五。每逢庙会,十里八村的人便汇集过来,颇有些摩肩擦踵的气势。早些年,赶会的大多是老年人。基本是虔诚的烧香磕头祈福。后来,年轻人渐渐多了起来。据说庙里的神佛掌管姻缘很是灵验。这两年,宝婶之所以年年不落的去,着实是为女儿婉华操碎了心。况且这里还有一个不争的实事。话说有一年九月十五的庙会,山路上挤得水泄不通。有一女孩突然跌倒一青年的怀中。青年正迷茫时,遭人背后狠狠一推,结结实实的把怀中女孩压在了身下。那时候的人,还不怎么开放。众目睽睽之下,女孩羞愤难当,转身下山而去。当天下午,媒人就到了青年的家中。三言两语,这婚事竟成了。其实这个故事最知情的莫过于宝三叔家的女儿婉华。而故事的女主就是婉华的堂姐,老书记玉二爷家的千金建华。而那个青年就是后来的服装厂长董家齐。这个故事的导演实实在在是刚上高中的婉华。遥想当年,婉华的一推再推,建华的顺势配合,真真是恰到好处。当然,故事说破了就不精彩了。所以直至今日,建华和家齐的儿子,都能在初一的课堂上,和身为班主任的婉华小姨据理力争了,婉华小姨也依旧守口如瓶。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

没有了 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