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1/2)

点击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http://www.doupo7.com全新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彩不容错过。

她这一辈子,活到这一把年纪,也算是见识过一些,婚姻里的故事了。

在她看来,有四对,比较典型。

第一对。

是赵叔叔和阿姨。

叔叔身高一米七五,又高又帅。

阿姨身高只有一米四左右,又黄又干。

是那个年代,被强捆到一起的婚姻,不然,就会影响到工作和前途。

叔叔很强势,阿姨基本上就说不上话。

他在分局机关里上班,阿姨没有工作,在家里做家属。

他每天下班以后,阿姨都把菜准备好,洗好切好,饭煮好,等他回来炒菜。

因为他事事比她能干,连炒菜也比她好吃许多。

他们有一儿一女,都长得漂亮极了,完全像叔叔,也很有出息。

儿子甚至做了段长。

他们的伴侣对他们是仰慕的,关系很好。

儿媳对儿子的能力仰慕,女婿对女儿的美貌仰慕。

都不敢相信,他们是从阿姨的肚子里生出来的。

但是很遗憾的是,叔叔在46岁的时候,就得肝癌去世了。

可能是小的时候家里穷,身体不太好,在单位里又很努力,写文章又很费脑,夫妻感情又不好。

他们家的客厅很整洁,有很漂亮的家具。

但是他们的卧室里却一团糟,杂乱地堆着一些常年不用的东西,和阿姨从附近的田地里捡来的稻子麦子。

除了她去他们家,要腾地方给她住,他们会睡在一起以外,他们可能已经分居许多许多年了。

叔叔虽然去世得早,但阿姨却活了很多年。

两个儿女,不是那么孝顺,但因为条件太好,也会顾及到老娘。

第二对。

是江叔叔和阿姨。

他们俩都是内江大城市的人。

叔叔退伍以后,被分到大凉山里,一个只有十来个人的小站上。

在他们的孩子十来岁的时候,为了全家团聚,阿姨从大城市调到了小火车站上。

由于长年分居,生活习惯已经完全不同,再加上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们天天在一起大吵大打。

有一天,叔叔居然被折腾得跪地求饶,被站上所有的大人小孩都看见了。

当时,阿姨穿着白色的铁路制服,深蓝色裙子,就像《西游记》里的神仙一样。

叔叔穿着浅蓝色的铁路制服,深蓝色的裤子,就像《西游记》里被收的小妖一样。

外面的人只以为阿姨多过份,却没有想到叔叔其实也很难缠,处处要针锋相对。

但是从那以后,他们却再也不吵不打了。

叔叔变得无比听话,也不在外面找朋友喝酒了,下班就买菜煮饭。

接下来,阿姨连出几出重拳。

一是他们走动关系,双双调离了那个小站,调到了离西昌城最近的一个小站上。

二是孩子转了学,并和那个站的站长的儿子成为学习伙伴和好朋友,他们俩的学习都很好。

三是家里大小事全由阿姨做主。

由学历比较高,念书比较好的阿姨辅导孩子功课。

叔叔只负责做饭做家务,虽然他做的饭,也远远不如阿姨做的好吃。

但是,重要的事由重要的人来做,不重要的事由不重要的人来做,阿姨分得好清楚。

最后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四川大学,成了工程师。

这在小站上,是非常罕见的。

他们退休以后,也双双回老家养老。

他们的孩子吸取了他们俩的优点,像叔叔一样高,像阿姨一样既聪明又漂亮。

他们的卧室和客厅都一样地干净整洁。当然,客厅要更华丽一些。

第三对。

是唐叔叔和阿姨。

叔叔在分局机关做一个小领导,阿姨在家里做家属,没有工作。

但是她很能干,胆子也很大,她自学了照相,自己做鞋垫底,自己打衣服,拿到西昌城里去卖。

她觉得她,并不比任何一个有工作的女人差。

有两次她到他们家,敲门不见人,原来是在楼背后的空地里吵架。

两人都很克制,声音不大。

在这两次吵架之后,他们不再吵了,叔叔变得很体贴阿姨,他们总在一起做饭。

两人做饭的水平不相上下,说不上出色,还可以吧。

有一天早晨,湘潇起得比较早。

见叔叔上班去了,阿姨又在厨房里忙,就主动去叠他们卧室里,那张沙发上铺开的被子。

没想到一本杂志掉了出来,她正拿在手里准备翻翻,阿姨笑着,一把抢了过去。

不过她还是用眼角的余光看见了,那是一本艳情杂志。

难怪不得他们俩有床不睡,睡沙发。

原来两个人的相处,就算是到了50岁,也还是要有一点小情趣的。

他们的感情很好,也很长寿,就是到了晚年,阿姨也会主动地去亲亲叔叔。

但遗憾的是,他们的儿子长得完全像叔叔一样帅,女儿就一模一样像阿姨了,有点矮和胖,也不漂亮。

并且儿子和女儿都很平淡,不如叔叔有成就。

他们既不像父亲一样做领导,也不像母亲一样做手工,只是他们做菜还可以,家庭关系还可以。

为什么?

因为手上的活,不如脑袋里的思想吧。

劳心者,总是比劳力者厉害。

劳心者可以管天下,而劳力者却只能管自己。

他们的卧室和客厅都很时尚,很干净整洁,没有用不上的杂物。

但是,卧室里有华贵的窗帘和床罩,比客厅还要惊艳许多。

第四对。

就是她的父亲和母亲了。

在老家,父亲是方圆百里的能干人,能说能写能算。

当兵转业后只修了一点点成昆铁路,就遇上通车了,并没有吃到最苦的苦。

然后,运气很好,就留了下来。

没有再回农村。

别的站长都是初中生,而父亲一个小学生,却很快被破格提成了站长。

并且年年都是段上的先进,人走到哪里,先进带到哪里。

所以他们很快就“农转非”,从老家那个,赶集都要走15里,山连着山的小山村里出来了。

而且还是到了现在这个,离西昌城很近,同时办理客货运,在凉山州,算是很繁华的小镇上。

这是非常难的,只有特别优秀的人才可以办到,是领导对父亲的欣赏与信任。

但母亲却不这么认为。

她觉得自己也是方圆十里,最漂亮,最能干的女子,她也能写能算。

而且是那个年代,绝无仅有的独生子女。

但是,母亲从小一个人独自长大,不太爱说话。

父亲当年一心想留在部队上,但是没有能够如愿。

所以,等他回老家的时候,年龄已经很大了,27岁了。

周围年龄相当的女子,已经早早地出嫁了,只剩下了母亲,25岁。

而母亲,却是根本就不想结婚的。

如果不是外婆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她很想一个人,自己过一辈子,更不想养儿养女受拖累。

所以他们俩经常发生争执。

他们不会大吵大闹,每次他们闹矛盾,总是父亲说几句,母亲一声不吭,或者是只说短短的一句两句。

但她心里,却是无比不服气,无比倔强的。

他们总以为她还小,从来不告诉她,他们因什么而争吵。

只是有一次湘潇知道,父亲当时在会议室开会,因为他在讲话,母亲就将送的饭菜放在了门外面。

她想,她已经在他面前晃了晃,那么大的一个人,他应该是看见她了。

哪知道他却并没有看见。

等他开完会的时候,饭菜都已经凉了。

他随时都可以开,也可以不开,他完全可以早点结束的。

父亲有胃病,所以特别冒火,责怪母亲,为什么不吭一声。

母亲觉得自己很委屈,一言不发,独自掉眼泪。

还有一次父亲生气,说母亲,说她是站长的老婆,而不是一般的群众,要长点心眼,不要乱说话,不要被人逮住尾巴。

母亲只说了一句,只争辩了一句:“没有乱说话。”然后就是掉眼泪。

在童年的记忆里,就是这样,

他们吵架的时候,父亲一般站着,好像很强势。

母亲一般坐着,低着头,好像很柔弱。

一谈到父亲,母亲从来不念父亲的好,只用几个字概括,“你爸好横。”

她的话,总是那么少。

也不解释到底是因为什么事,而她自己,好像完全是对的。

父亲为了这个家,为了她们母女三人能够过上好日子,真是费尽心血。

他们住着镇上最好的房子,从大山里定做了最好的家具,母亲做着镇上最轻松的工作。

母亲从农村出来,在货站里做装卸工,一般只装卸电池厂的电池。

她们一共也就十个人,全是铁路家属。

只有25公斤重,对在农村里挑100斤大粪的母亲来说,简直就像是玩似的。

据母亲说,她的收入,和上班的职工差不多,有时甚至更好。

而且,大部分时间都在休息,自由又自在。

却不说,那是因为父亲。

那是小镇家属最好的工作,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去做的。

父亲一心扑在工作上,但是一有时间,他也会炒菜,会干杂活,会劈柴,会打煤饼。

会约母亲去散步,会给母亲买好的衣服。

会带全家去城里的公园玩。

家里的水果也是常年不断,总是有人送这送那。

别人是收了就收了,而父亲,就是帮别人办了事,也总会让母亲去还礼。

所以他和周围的人,包括地方上的人,关系都很好,他们都很敬重他。

他身边的,其他五六个兄弟单位的工长,班长,他们的老婆,全都在货站做装卸。

这些,都是在他职责范围内,所办的,合情合理的事。

附近农村的,村长乡长镇长,中小学校长,他都认识。

她所有的老师,对她也很好。

父亲甚至带着她,到山上的一个彝族村长家里,去吃过一次带血的羊肉。

他们住在山顶上,他们住的房子,下面是牲畜,上面才是人。

村长为了招待他们,现杀了一只珍贵的黑山羊,然后围着火塘,用大锅煮。

怕他们吃不习惯,临走的时候,还带上了一大包。

那是最好的,大凉山黑山羊的肉。

另外一次,是到附近的一个村子里。

村长在院子里摘了许多,还有点生涩的石榴给他们。

她还跟站上的一个叔叔,回了他在乐山,大山深处的老家。

他们走了很远很远的山路,他们几十个人住在一个大院子里。

吃饭的时候,大人们在屋子里吃,小孩子们端出碗来,在长凳子上吃,只有玉米糊或者白饭,酸菜。

她从小到大都没有穿过带补丁的衣服,而那里的大人孩子,到现在都还穿着那样的衣服。

那里,比她的老家还要穷。

因为她是远道而来的客人,她吃的是包着肉的汤圆。

他们花一毛钱的门票去看了乐山大佛。

还在乐山市最大的百货商店里,买了最好看的花布,做了一件大衣。

花布是她自己挑的,一挑就是最贵的灯芯绒。

像老虎的斑纹,穿在她身上,居然有一点点霸气,很恰当,很有味道。

因为她虽然很柔弱,但是眉毛却像父亲一样,有点刚。

眼睛也很伶俐。

她明明属兔,从此,那些叔叔阿姨们在逗她的时候,都叫她“小虎妞。”并且夸她,“有眼光”。

她母亲还的礼,第一次一般是一只兔子,第二次才是其他。

他们从老家带来两只兔子,很快就发展到很多只。

只要稍稍一长大,就立刻拿去卖,或者送人,不然养都养不了那么多。

留在家里的,一般一直保持10来只。

兔子那么可爱,眼睛像红宝石一样,又是自己亲手养大,是不忍心吃的。

兔子住的架子,像一层楼一样,也是父亲亲手搭的。

直到现在仔细一想,兔子住的楼下,总有一个很小的笼子,里面总关着一只兔子。

好像现在才知道,那是一只公兔子。

母兔和她的孩子在一起,为了防止兔子繁殖太快,公兔就被孤零零地关在那个小笼子里,不准乱跑。

家里大大小小的事,父亲也从来不让母亲操心。

母亲却从来不念叨他的好,只在年幼不懂事的女儿面前,就只念他横。

并且父亲去世后许多年,母亲都不再婚,说是:“再也不想找一个那么横的。”

一讲起来,就要掉眼泪,好像受了很重的委屈,好像有深仇大恨似的。

也许,她找不到其他的人可以诉说,她只有对她说。

她是无心的,她并没有想到,竟然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他们一辈子,一直都在争执,谁都没有收伏谁。

他们不像其他三对,总有一个狠的。

可能是父亲的心太善了。

这可能才是最糟糕的。

既然母亲这么说,再说父亲去世的时候,她只有13岁,也分不清是非。

像他们那么养她,那么封闭她的思想,就是再有13岁,如果她自己不动脑子,也弄不明白。

她就相信了她母亲的话,“再也不要找一个那么横的。”

“宁肯找一个不那么能干的,也不要找一个那么横的。”这个想法,在她的心里扎了根。

因此,在面对冼锐,在冼锐掩上门,给她机会的时候,她犹犹豫豫地放弃了。

他们争执的结果就是,姐姐虽然长得完全像父亲,但是母亲却并没有把她养好。

她小的时候曾经生过病,个子很矮,脑袋也一般。

可能在生姐姐的时候,父亲是占了优势的。

但是在她身上,就明显地看到,她的眼睛和皮肤像父亲,身材样貌却像母亲了。

长得比父亲好看,但是智商却远远不如父亲。

父亲的条理很清晰,思维缜密。

讲话总是一气呵成,从来不打顿。

父亲写过的日记本,整整一本,都工工整整的。

图画得也很好,不留一个黑影,不会涂黑任何一个字。

他常常自豪地说,他写的字,他做的笔记,他写的文章,比好多初中生,甚至高中生都写得好。

如果是见了冼锐的字,他怕是要嘲笑他了。

而母亲的字,虽然又大又漂亮,但是写不到一页,就要涂好几个黑团团,不涂就写不下去一样。

这说明她的思维是混乱的。

无论是收拾屋子,炒菜,养鸡,种菜,干杂活。

每一件事,父亲都会都做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

虽然很少上手,但绝对不是一般的人可以比的。

更别说母亲。

他们争斗的结果,就是父亲像赵叔叔一样,也是在46岁那年一病不起,肾上出了大问题,英年早逝。

他们俩的原因恐怕是一模一样的:小时候家里太穷,在单位里太努力,而婚姻又太不幸。

他们争斗的结果,就是基因会随着强势的那一方。

所以她在相貌上随了母亲,好看倒是好看一些了。

在智商上也基本上随了母亲,只是比母亲心眼细,头脑更清晰一些,意志更坚强一些,却远远地不如父亲。

就别说什么男人女人不一样了,江叔叔家的阿姨就很厉害呀。

写字要涂黑团,讲话要害羞,遇到困难要退缩。

她从九岁开始学做饭,出道即巅峰,炒菜比她母亲好,但是也远远不如父亲。

父亲随便一出手,就像个二级厨师,她认识的所有人中,没有人能比得过。

就是一串红的厨师,也比不过。

她做任何事情,都比不过父亲。

这四对婚姻,一对是她没有办法去那么强的,另外三对,也都不是她想要的结果。

她既不想两个人的感情不好,也不想因为要去迁就她,而让她的儿女平淡。

她虽然满脑子浪漫,但那只是她的表象。

她从小就知道,两个人的关系,就是权力争斗的结果,是很残酷的,并不是风花雪月。

并且,男人,就是一个喜欢鲜艳颜色的动物。

两个人之间,有一点小情调,没什么不可以。

看一个人,看他做菜,写字,和他住的屋子,就可以了。

她还没有想好。

她觉得,在两人关系中,就是要由那个聪明的人做主,这样会少走弯路,少撞墙。

但是那个强势的,也要对那个弱的,表示尊重。

只有这样,才会得到,最良好的基因,最优秀的儿女。

这四对婚姻,他们都是在婚姻的约束中争吵,如果不是有约束,一切都不成立。

而她和冼锐,并没有发生什么,不受任何束缚。

对于冼锐来说,就没有什么动力要去维护这个关系。

对于她来说,她的意志力薄弱,她动不动就想选择逃跑。

这个,他竟然也是对的!

而她,直到现在才明白!

在这以前,她也从来没有去想过,她和周围人的关系。

更没有这么深刻地去想过,她和父母的关系,特别是和父亲的关系。

父亲尽他所能,带她去看了外面的世界。

母亲则带她去认识了另外的三对,那都是他们的老乡。

柔弱的母亲,老是掉眼泪的母亲,独自把她养这么大,也尽了她的所能。

现在一想,父亲并不是无缘无故地横,也对母亲表示了足够的尊重。

冼锐也是。

也并不是无缘无故地横,也对她表示了足够的尊重。

她是完全可以接受一个人,比较有能力,但是有点横的了。

她以为她和云,和小叶一样,是漂泊的云,是随风飘荡的树叶,她是没有根的。

直到现在,认识了冼锐,并且和他分手了,她才开始想这个问题。

原来她是希望的“希”,是两条大江大河,是心胸宽广的,是有根,有源头的。

就是留在冼锐身边,她也是有能力和他,和他手下的几十号人处好关系的。

就算是她现在离开了他,那以后,她也是相信,自己是有巨大的潜能的。

她是父亲的女儿,她像她父亲一样。

云和小叶也是有根的,只是她们像她以前一样,没有去寻找。

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想这些还有何用?

不是的。

过去的事,对过去和现在没有用,但是,对未来有用。

她这是在,继往开来。

她和冼锐相差十万八千里,不成,才是正常。

成了,反而才是,非常罕见。

因此,她没那么伤心的。

这一切,都是冼锐赐给她的福气。

“小姐,请问你到哪里?”忽然,坐在她对面的男孩子问她。

他的年龄大概在二十二三岁,平头,有点黑。

湘潇取了红帽子放在桌上,说:“西昌。”

“我到终点站成都。是到西昌玩呢,还是回家?”他极感兴趣地问她。

“回家。我家在西昌。”她淡淡地回答说。

“听你的口音,不像是西昌人呀。”也许是旅途的无聊,他居然有很好的谈兴。

“我是内江人。父亲因为修成昆铁路到了西昌,后来全家都移民了。快十年了,可还是乡音难改。”

这些,都是些毫不关键的话题,没有什么不可以说的。

再说,旅途嘛,无聊嘛。

他们就这样谈了起来,主要是听他讲。

他海阔天空地给她讲,他所经历的广州。

讲广州的打工妹,打工仔的悲惨遭遇。

讲他们因为住危房而丧生,因为使用机器而绞断了手。

讲他们住坟墓,讲他们为了生存,而烧杀抢掠,无所不为。

也讲他们,包括他自己,生存的艰难,奋发图强,奋斗不止的故事。

他现在,终于在一个电子厂里,做着一个小领班。

原来生活竟然是这个样子的,真的是让人毛骨悚然。

别人一天到晚都为了生存而奔波,而她却在脑子里胡思乱想。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