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大道归一(1/2)

点击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http://www.doupo7.com全新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彩不容错过。

事后她反复思索,终于悟到了关键,道教并非是信仰全知全能单一创世神的一神教,虽然三清至高无上,乃是“道”的精气神所化,可以说就是“道”本身,但“道”之上却还有“自然”,这便是老子所说的“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是什么?那便是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则啊!

此时的道士尤其是其中学识渊博造诣高深者,都有很强的逻辑思辨能力,对自然界的观察了解更是远甚于常人,很多知识对他们来说,只要最开始的障碍消除了,其它的都是一通百通,理解起来并不费力。

泠风不得不承认,一开始自己把问题想复杂了,我国的这些神职人员比起西方中世纪那些动不动把人吊起来点成烧火棍的神职人员完全不是一类人,人家那是混粉圈的追星毒唯,不信我就下地狱,咱这些为了追求大道,好歹是能包容不同声音的。

精疲力竭地趴在榻上,泠风又是感慨又是欣慰,这真是一堆草木灰引发的血案啊……旁边的老道们倒是个个精神抖擞,凑在一起对着泠风画的太阳系讨论地两眼放光。全观热火朝天了一年一直没他们啥事,现在终于轮到他们闪亮登场了,果然最后出场的都是压轴型的。

“如此说来三清所在诸天非是层层相叠,乃是位于不同的,呃,‘星球’之上?”

泠风要哭了,您老说的那是外星人吧……

“依我看也不尽然,须知天上时间与人间有别,而庄子云‘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时间不同便是‘宙’不同,那便是说诸天与我人间可能在同一‘宇’而非在同一‘宙’,抑或‘宇’与‘宙’皆异。所谓宇宙千万,我居其一而已。”

泠风内牛满面,平行宇宙理论就这么被您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说了出来……

后续的发展顺理成章,静云观又新开了自然课,没错,就是泠风小学时那门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无所不包,同时也是中学地理、化学、生物基础的课,据说现在已经改名叫科学课。

老道们的科学精神更是出乎泠风预料,对于细胞壁细胞质啥的他们表示未能眼见为实,希望泠风能拿出可信的证据来。

泠风无语问苍天哪,这个木有显微镜的时代叫老子拿虾米证据给你看……她凌乱了一会儿,突然就想起了一个人来,列文虎克!顿时小心脏又是砰砰几下狂跳,以那位哥们的经验看来,这事也不是完全没戏啊!

列文虎克是谁?本职是十六世纪荷兰一裁缝兼门卫,另一个身份则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这哥们对观察微生世界有着无与伦比的狂热兴趣,凭着勤奋和天赋,一辈子用玻璃、宝石、水晶等材料磨了400多个透镜,通过自己磨的透镜他发现了细菌、原生动物、血红细胞、水中的微生物、肌肉是由纤维组成的、植物根茎叶的结构、此外还证明了血液循环学说。

有戏有戏,绝对有戏,玻璃一时还没烧出来,水晶宝石那还是找得到的,关键是这磨镜的技术,列文虎克当年是跟眼镜店里磨眼镜的工人学的,这会儿上哪儿学去?对了,现在不是有走街串巷的帮人磨铜镜的匠人么?他们应该掌握不少诀窍……

泠风想了想,跑到厨房拿了只碗,盛了一些水放到了屋外,虽然开春了,晚上的温度却还十分低,第二天起来一看,果然结冰了。泠风赶紧捧着碗冲到了老道们房中,倒不是激动,她是怕冰化了。

冲进屋内她二话不说,把冰抠出来往至元道长正在看的书上一放。老道对她的奇怪举动早就习以为常了,也不大惊小怪,反而定睛往冰上看去,一看不打紧,顿时吓一跳,好大的黑条!仔细一看,虽然有点模糊,不过,这不是书上的字么?怎么这么大?顿时把疑问的目光投向了泠风,这时其他几个老道也围了过来,看清楚那块冰之后也纷纷议论了起来。

泠风也不废话,当下口若悬河地说了起来。尼玛我容易么,为了搞个透镜研究生物,还得先把初中物理的几何光学部分讲一遍。

至元道长手拈长须,沉吟道:“《淮南万毕术》中有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就是这——凸,透镜的,呃,光的折射?”

“没错!”泠风口干舌燥地喝了一口水,内心欣慰无比,道长你真是冰雪聪明啊!不过今天的重点是,放大镜。

“道长啊,这光的折射除了取火,还有大用啊,就是你刚才看到的,能放大!BALALALA……”泠风边讲又滴了一滴水在老道书上,老道低头看去,果然字又变大了,泠风又将那块已经开始融化的冰又平举着放在那滴水之上,字更大了!随着泠风举着冰离字的距离越来越远,只见字先由正的变成了没有,之后又出现了,却是倒的,然后字又变小了。

“所以,在观察物体距透镜一倍焦距之内,凸透镜就有放大功能,道长们不是想验证植物的细胞结构嘛,其实也不难,只要磨一个这样的透镜出来,有足够的放大率就能看到了!”泠风循循善诱。

老道们灰常之动心,比起年轻人,他们对知识的追求可以说更加的心无旁骛,当然,李淳风这样的年轻人除外。正好一个老道有一些水玉(即水晶),本来是用来炼丹的,现在兴趣转了,干脆拿出来磨透镜,至于用什么磨,嘿嘿嘿炼丹房里啥材料没有?咱有刚玉,硬度仅次于金刚石。

泠风再次深深地感慨,西方的炼金术成为了化学的雏形,谁说东方的炼丹术不行?

老道们再次兴奋地讨论开了,泠风真是觉得爱死了这些道士们,她最怕的就是这个时代的人对她发表的那些奇谈怪论视若妖孽,但一直以来的实际情况是,大家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心理承受力都强悍得很!也许是这个时代的原因,各个民族之间思想文化的碰撞融和让这时候的人们更具有强大的包容胸怀和开阔视野。

当收到马周来的第一封信的时候,已经是三月下旬了,信中并未多说近况,只说刚到利州,还要先整顿收拾李孝常的势力,又说一路上与武士彟相谈甚欢,相信在利州一定可以有所作为,盼弟素来与兄相聚。

关中的旱灾和饥荒仍是发生了,但是规模和程度都不大,远未到达史书所载“饥民卖子以接衣食”的地步,而这次未经预报的旱灾发生后,先前做好的常备防旱措施所起到的效果也让大唐上下十分振奋,朝廷更大力地下达了要各地因地制宜推广防旱抗旱术的敕令,除了再次派遣工部官员到各处协助落实,这次更一同派出了几道监察御史进行工作督查。

泠风至此也渐渐放下心来,便开始和李淳风商量前往利州的事情。李淳风却似乎有些心事重重,泠风便问李淳风怎么了?李淳风望着西边的天空道:“自投到陛下帐下,我便负责观测天象一职,前几日发生了日食,陛下一定会想起我。”

泠风笑道:“他想就让他想呗,你还怕他相思成疾不成。”

李淳风一头黑线地望着泠风,无可奈何地道:“陛下若是想找什么人,你以为找不到么?”

泠风撇了撇嘴道:“也没那么容易吧,要不这世上不是没通缉犯和悬案了。天下名山大川穷山恶水这么多,陛下又不是神仙,还真能洞察三千世界啊。”

旁边木子诠嘴角一笑,泠风看了看他,心道这家伙一定很有躲人的经验,不知道身上还背着什么大案要案呢。

李淳风摇了摇头道:“我迟早要回朝,大哥也必有入朝的一天,这次山东抗旱一事陛下没有察觉便罢了,若有了察觉今后早晚要个解释,若此时还故意躲避,陛下将作何想?”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