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了!错了!泡茶讲得是一份淡然的心境,你动作太粗鲁了,茶还没泡出滋味。”
“你这水放了太久,一点也不烫了。”
“这茶水的颜色不对,味道不纯了。”
……
深夜的大山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只有一座老旧的木楼隔着窗户透出隐隐的烛光。
若是有人在其中,就会看到一副无比惊诡的场景。
一头红狐懒洋洋地趴在书桌上,三条尾巴懒洋洋地甩动着,双眼微眯瞥着一旁男子手忙脚乱地摆弄着眼前的茶具,脸上竟是露出人性化的嫌弃神情。
“不是说,继承聊斋就能修炼成仙,长生不老吗?修行与泡茶有什么关系?”再次泡毁了一壶茶,蒲叶认命地收手,十分郁闷。
“没学会修行,你就想上天吗?”婴宁恢复了原形,但嘴上却一点不饶人,“你可知道,何为修行?”
蒲叶摇了摇头。
“所谓修行就是修养道行。这世间每一个人生来就是与众不同的,每一个修行者的‘道’自然也不同,修行方式也大相迥异。道家练气,佛门参禅,神道许愿……皆是如此。聊斋属于小说家一脉,讲究以念成书,入世修行。曾经留仙就是以开茶馆的方式踏上修行之路,一壶问心茶,只奉有心人,收集众生之念,书写《聊斋》……”
山中荒屋,男子倾听,狐狸说修行。
浅显的话语中却有着道韵和禅意,蒲叶听着听着就入神了。
屋内彻底安静了下来,修行的秒谛一点一点在他面前展现出来,显现出那些久在传说中不为人知的真意。
不知不觉婴宁双眼也眯成了月牙般的弧度,摇头晃脑起来。
“森罗万象,镜花水月,万般为假,唯己唯真。这就是……修行!”婴宁重重点头,最后总结道,
“借假修真!这就是修行吗?”蒲叶喃喃自语,似乎明白了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明白。
“嗯?”婴宁身躯一震,猛然从说禅的意境中脱离出来,下一刻眼眸睁得圆溜溜的。
“借外界之‘假’,修自己之‘真’,这是我说的吗?我能说出这么有奥妙的修行术语?不行,我感觉我又有所领悟了。得记下来!”她不知从哪里掏出一个小本本,爪子抓着一个小号的毛笔,在其上匆匆书写起来,之后又万分小心地收入了毛茸茸的尾巴中,不见了踪影。
“你好……”看着她一通操作,蒲叶嘴角微微抽了抽。
“咳咳……”察觉到蒲叶诡异的目光,婴宁脸上掠过几丝尴尬,咳嗽了几声,才掩饰似地郑重其事道:“所以你若想修行,就必须学会泡茶!嗯,就是这样……”
泡茶吗?
蒲叶内心一阵无力。
这些和小说中写的不一样啊。
那些故事中,修士不就是闭关修行,吐纳天地灵气,御剑飞天,快意逍遥吗?
为什么到我这里就变得这么随意且…文艺了?
不,还是不一样的。
聊斋的修行不止是泡茶这么简单,而是一种通过茶道的方式代入特殊的心境的观想。
“人在世间仙在天,不问鬼神问有缘。……相逢处,非魔即妖,静坐书《聊斋》……这就是入世聊斋法吗?”
蒲叶心中默想婴宁传授的口诀,若有所思。
聊斋的茶不是普通的茶,而是一种叫做问心茶的灵茶。
这种茶有直问人心的能力,洗涤心灵,明悟本性,是修行中少有的灵物。
据说在五百多年前,自己的祖先蒲留仙曾经在自家开了一家茶馆,以这问心茶宴请宾客,慕名而来的有人、有仙,也有妖……
灵茶难得,价格不菲。
不是每一个客人都能付得起茶钱,但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发自真心的故事代替茶钱。
借助这个方法,祖先搜集了大量离奇的妖魔故事,在自己的书房聊斋中记录成书,祖先也被世人称为聊斋先生。
这就是《聊斋志异》的来源,也是聊斋先生的修行方式。
问心茶,泡茶的过程中,讲究心思澄净,观想内心,以念入茶,从而唤起人心灵的共鸣。
蒲叶在心中默念一遍口诀,轻吐一口气,这才拿起婴宁早已准备好的茶具,动手起来。
茶是好茶,是真正的山茶,气味稍显粗犷,但却有种山野的自然风味。
烫壶,用开水去除壶内的异味,有助挥发茶香。
温杯,用烫壶的热水倒入茶盅内再行温杯。
置茶,将茶叶装入茶荷内用茶匙将茶荷内的茶叶拨入壶中。
高冲,高提水壶,冲泡茶叶使其在茶壶内翻滚、散开,以更充分泡出茶味。
刮沫,刮去茶叶表层的一层泡沫,然后盖上壶盖,静置稍许。
低斟,把泡好的茶斟入杯中,壶嘴与茶盅之间的距离以低为佳,以免茶汤内香气无效散发。
……
用了心,泡茶的手艺进步得也是飞快,一套动作下来有条不紊。
泡茶该怎么做,婴宁都说给他听了。
蒲叶动作不急不缓,慢慢调整,每一步越来越到位,渐渐有了一种行云流水的味道。
他的心情也随之彻底平静起来,不起杂念。
蒲叶暗念口诀,开始观想起来。
他幻想着自己站在聊斋窗前,极目远眺,目光所及,尽是人间大地。
一缕缕气息升腾而起,如烟如雾,袅袅而上,沉沉沉浮,像是一个个起伏的念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思念的悠远,爱念的青涩,执念的沉重……百种情绪,万般滋味……
观想之中,蒲叶一次次呼吸吐纳,那些气息就如同百鸟入林一般,纷纷而来。
蒲叶豁然就感觉到了全身五味杂陈,好像泡在温泉之中,全身毛孔都吐纳着气息,整个人飘飘欲仙,无比舒畅。
这样舒畅的感觉,让他整个人都产生一种舒服得呻·吟的错了,深入骨髓,痒痒得难受……
什么是念?
蒲叶莫名心中闪过一个念头,想到了婴宁之前所说的。
念即是想!
正因为有了念,生命才有了自我的认同,产生了意义。
五百多年前一位高僧曾说过,念就是诸果之因。
有了念,便有了因果。
而在灵气充沛的时代,若是念足够强大,更能产生某些难以想象的不可思议。
人死如灯灭,若有执念未消,就有残魂作祟,难以超度……
肉身有残念,得阴气长存,就能化为不化骨,为祸人间……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