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羽箭张清收到召集在福建的众头领回梁山,共商大计的命令,并立刻着手安排。两日后,张清乘坐着刚下水不久的三十丈大海船北上了。这艘船与三个多月之前,宋江回梁山时候坐的那艘十丈的北方海船相比要大了许多,而且是五桅八帆双舵,比起前一艘在航海的操作性上要好了许多。全长三十丈,宽十丈零五尺,舷高三丈八尺,满载时吃水两丈六尺,主桅高六丈。甲板分五层,舱面以下三层,底层是贮藏室、货舱和压载舱,二层是乘员住舱;舱面两侧舷板为双层,外层外覆铁皮,向外倾斜,并各开有九个可开关式炮口;首楼一层,主要为了航道观察,也开有五个炮口;艉楼楼两层,主要是船长室和贵宾室,并设有伙房、餐厅等,最顶上是指挥台和操舵台。按标准全船配有船员一百二十人,炮手六十人(按十五门火炮计算,只是现在还没有装配,要等回梁山以后再说),士兵六十人,此外还可装载一千二百石货物或一百五十名客商,若是单纯用来运载士兵最多可以达到六百人以上。
这种船是泉州港有史以来进出的最大的海船,比起来这里贸易的马来人、阿拉伯人常用的十五丈海船大了三四倍不止。所以当这艘船建成下水的时候,顿时引起了全城轰动,大家蜂拥到码头上七嘴八舌地议论它和它的主人究竟是出于什么考虑要造的这么大,那种充斥着崇拜、羡慕和嫉妒的目光让张清感到很受用。如果资金充裕的话,按照现在的生产速度,泉州的几个船厂一年可生产四艘这样的大船(成本七万贯)和六艘小一些、全长二十丈的海船(成本两万六千贯),很快不光是泉州,也许半个中国都会知道一个空前庞大的舰队将横空出世!
借着强劲的东南季风,张清的大船没用半个月就驶到山东境内,远远地可以望见荣成海边那高耸的“天尽头”了。想想一向与自己交好的病尉迟孙立也许现在就在前面的刘公岛驻防,他转身向亲随下达了“加速前进”的命令。随着船工们把所有的巨帆全部挂起,大船的速度又加快了许多。
正如张清所想,孙立正忙着接收从梁山分流来的两千多士卒。按照山寨的计划,刘公岛除了要接受水军的二千士卒之外,还要把陆上的部队从一千增加到四千,其中一半作为本岛的主要防御力量,另一半则在与刘公岛隔海相望的威海堡中驻扎,以为犄角之势。此外,由于梁山老营即将搬迁,主力部队都会离开盘踞多年的梁山,所以前期已经把各匠作营分遣各地,火炮制造营就安排到威海来了。
正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忽然听得营中有鸣警的炮声:难道有敌人来犯?倭寇又卷土重来了?他唤过一个副将,把手头的事情交给他,自己急急忙忙赶到负责了望的刁斗之下,一问方知是见刘公岛山上示警才按约定随即示警的。孙立让斥候打旗语问对面具体是什么情况,不久对面山上旗语回复有不明身份的一艘大船*近。孙立听说来的只是一艘船,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毕竟一艘船带不了多少人。一个时辰之后,一艘超级大船扬帆驶进威海湾,让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毕竟梁山军中无论陆军还是水军基本都是北方人,他们平日所见的不过是十丈以内的船只,而现在出现在他们眼前的巨无霸足足有三十丈长!孙立久在登州这个海防前线为官,也是很为震惊,幸好他已经知道这船是自己人,不过他还是很想马上知道这船上究竟是谁?
大船缓缓地*近新建不久的威海码头,一位儒将挺身站立在高高的首楼上。只见他头扎公子巾,迎门嵌一块美玉,身穿员外袍,腰间佩一柄长剑,身高七尺,面如官玉,二目炯炯有神,透出一股英气。在海风的荡漾下,衣袂在身边随意飘飘,愈发显得格外潇洒。孙立端详半天,见来人仿佛是自己的好友张清,可张清以往都是一身甲胄,什么时间变成员外公子哥了?迟疑间,对方抱拳拱手,哈哈大笑:“孙大哥,别来无恙否?”孙立这才认定来人正是没羽箭。他赶前几步,一把拉住正从跳板下来的张清的手臂,上下打量了半天:“你发了大财了吧?”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