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尝到房地产开发的甜头后在郊县离市区一百公里左右的山沟里流转下一片山地,计划前期在那里开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项目,后期打造私人别墅。把这个项目移交到甘甜手里的时候拆迁安置小区修建工作已经顺利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已经完成,山上的施工方已经进场。项目部配备了经验丰富,得董事长倚重的元老,在未派下项目负责人时所有工作都是董事长夫妇亲自过问。最初集团上下都以为董事长夫妇是要为集团继承人搭台了,谁知竟是调来当时在集团下的建筑公司分管行政的副总甘甜全面负责该项目。甘甜在意外又感恩,惶恐又矛盾的复杂心情下接受了这个职务,并迅速投入工作。
来到项目部任职,最让甘甜感到舒服的是和项目上行政的同事相处、和当地的居民相处,让她感到最不舒服的就是和工程部以向工为首的几个主要负责人相处。
到任后,甘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项目部的规划基础建设体量偏大,集团的投入时间线会拉长;既然自立门户还是应当早日自负盈亏。因此她建议在原有计划的基础上开拓一些规模小、投入小、有特色、见效快的小项目,一来项目不至于长时间处于嗷嗷待哺的状态,二来可以为项目的整体呈现提前预热市场。
董事长夫妇十分欣赏她的想法,并给予了极大的支持。项目部在项目所在地周边反复考察后把镇上的一处老院落定位目标。
据地方志记载,老院子原是一户伍姓人家的祖宅。满清咸丰皇帝时期,该户人家出过进士,后入翰林院,擢为帝师。因此,当地人又简称该院落为“翰林院”。解放后,该院以及院后的伍家祠堂和伍家供奉观音的私庙一并收归公有,由当地政府主持在此兴办中心校。后来,在运动频繁的年代,伍家祠堂和观音庙部分遭到破坏。运动渐息后,政府另外划地建校,学校迁出,该院落一直闲置。
“翰林院”位于河畔回水湾正中央,端坐四阶石台之上,现在与对面的拆迁安置小区两两相望。全木结构的龙门飞檐垂花,纹饰错落,虽然已失当年彩绘描金的风华,却在风雨涤荡中突显了傲骨风姿。院内天井方正,两边耳房低于龙门,正面的楼阁却高出龙门两倍。两层飞檐垂花为饰,错落悬于半空。蓝天白云为幕,宫灯样式的垂花雕珠翠结如意下坠三寸穗子,每缕穗子雕刻的丝丝分明,如迎风飘扬,十分生动,不禁让人误会是天人遗落宫灯悬于此处。
项目部与政府多番洽谈最终签订协议,同意项目部对“翰林院”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
傅氏集团被查其根本原因在于内部问题,集团核心人物的问题,而触发促使集团内部问题被揭发的导火索却要从准备改造经营“翰林院”说起。
关于“翰林院”的协议等文件签署后,项目部很快接管了该院落。在改造方案的讨论过程中向工的意见与甘甜的看法形成了对垒之势。只是甘甜处事谦逊温和,没有将局面推向白炽化和僵化。向工鉴于董事长夫妇对甘甜的喜爱也不好太与甘甜难堪。因此“翰林院”改造方案的讨论搁浅。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