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往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句话其实最先是楚国一个装#逼的人对着孔夫子说的,原话是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后来陶渊明借用了这两句,写在归去来兮辞当中,用来明志。
李世民在这个时候说出这话,真的是恰到好处,这两句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已往的事情不可挽回,未来的却还来得及。说的再明白一点,那就是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李世民的话无疑是在提醒萧皇后和国舅爷萧瑀一件事情,萧老太爷已经过了,但是萧守仁还在啊!
国舅爷萧瑀本就是极为聪慧之人,闻弦音而知雅意,立马就知道了李世民话中的意思,只要是对李世民熟悉的人就知道他那极为有名的一句话: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这句话里面的诚臣说的就是萧瑀了。
虽说此两句诗为古诗,非李世民创作,当年杨素替刚即位的杨广平皇弟杨谅造反,杨广写给杨素的“感谢信”里也引用这两句诗。可是这也简直说明了国舅爷萧瑀是个怎样的人物了。
萧皇后和国舅爷萧瑀听到李世民的话之后顿时振奋了一下,放佛打了鸡血一样的兴奋,双眼里面也是开始冒光了。
萧皇后和萧国舅的眼神都定在了萧守仁的身上,看的萧守仁好生的不自在,可是偏偏自己还不能说什么,更不能表现出不自在的想法来。
“那个,守仁并没有听到老爷子提起过这些往事,也许是娘娘你搞错了呢?”萧守仁头角已经是微微冒汗了,心中也是有些紧张了起来。
冒认皇亲国戚那是砍头的大罪,可是冒认一国国母的恩人,罪名也是小不了的啊,自己脑海中没有丝毫有关于萧皇后姐弟的信息,身上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东西可以证明自己的身份,证明自己就是萧皇后口中的萧家后人。
现在和萧皇后搞好了关系是有大好处,可是万一哪天真的萧家后人出现了,那么自己就真的是百口莫辩了!
萧守仁的想法不是没有道理,到时候事情真的出现变故的话,一切都变的不可收拾了,不倒霉都不行啊。
萧皇后听到萧守仁的话之后很明显的楞了一下,对于萧守仁这时候问出这问题来感到有些意外了。
“守仁不必再犹豫了,本宫没有十足的把握是不会说出刚才那番话的,本宫的过去并没有几个人知道的。”萧皇后笑着对萧守仁说道。
萧皇后的过去并不是相当的光辉,在出生的那一刻的确是集万千爱在一身,可是她的童年却是相当的坎坷,直到遇到了那个男人。
一国国母和国舅爷在幼年时四处流浪,四处飘泊,四海为家,这样子落魄的事情萧皇后当然是不会到处宣扬的,朝中知道这些往事的人也是不会傻到那这事做谈资到处演讲的。
只有见到了萧守仁,见到了萧家人,萧皇后这才把这段鲜为人知的往事说了个大概,所以说,萧皇后的这句话非常的有信服力,足以说服一般人了,可是萧守仁却是还是有疑惑,心中的疑团不吐不快。
“也就是说娘娘并没有具体的东西证明守仁就是娘娘要找的萧家人了?”
萧守仁的话一出来就把李世民吓到了,虽说自己的本意也许不是很光明,不是很伟大高尚,但是自己促成的这件事情对萧守仁来说确实是有好处的,萧守仁怎么就这么的不开窍呢?
李世民心中的算盘拨的噼里啪啦响,他本来是希望促成萧守仁和萧皇后他们的好事,紧接着自己开口为父亲求情,事情就容易办好多了。
可是萧守仁偏偏不按他的剧本来演,事情的发展已经是偏离了李大导演的初衷了,萧守仁如果真的倔到底的话,那么李世民还真的是没办法了。
李世民那焦急的目光在萧守仁的身上聚焦,也就在这个时候,萧守仁身上的一件东西落入了李世民的眼中,这件东西让李世民淡定了。
李世民之所以肯定萧守仁和萧皇后有不寻常的关系,就是从萧守仁身上的那件东西看出来的。
那件物什在萧守仁的腰间晃来晃去的,很是晃眼,只要萧皇后不是眼神有问题,那么她就一定看得见,到时候萧守仁肯定也就无话可说了。
“守仁啊,你的性子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啊,还是这么的固执,既然你一定要具体的东西来证明你的身份,那么本宫就把那具体的东西指出来好了。”萧皇后叹了口气,点了点头说道。
虽然声音里面带着些许无奈,可是情绪却还是很高,并没有丝毫的低落。
一旁的国舅爷萧瑀却是有些迷惘了,不知道萧守仁身上到底有什么东西可以证明他身份的,也不知道姐姐下一步会怎么走。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