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开始发书。
课本拿到了,果然和上辈子一样: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历史、生物等7门课。
同桌郑小东很兴奋:“神经病,咱们还学生物。生物是什么呀?你知不知道?”
郑小东的兴奋李去病是可以理解的,对于这些小学时只学语文、数学,考试也只考语文、数学,其他都自己看书的农村孩子还说,这一切都是新鲜的,有趣的。
李去病看着郑小东兴奋的脸庞,心理直偷笑,因为他突然想起来上辈子初一上半学期中段考试的时候,整个一年级只有一一班的一个学生考了66分,第二名就是自己的59分。也就是说5个班级三百二十多个学生只有一个及格的,五十分以上的只有不到10个,四十分以上的只有五十多个,绝大多数人都在二三十分。惨不忍睹!
“生物呀,就是讲动植物呀、微生物呀什么的,以后如果要学医,生物就是基础知识的普及。”李去病说着说着不禁开口打击道:“咱们小学的自然中有一部分涉及到了生物,不过也没人给咱们讲,咱们没有基础,不一定能学好。”
“哇,你知道的真多。”
“那可不是,我可是提前去表哥家看了他的初中课本的。”李去病随口忽悠道。
“那英语呢?是英国人说的话么?”
“英语不仅是英国人说的话,美国人、澳大利亚人、加拿大人、新西兰人、印度人也说英语。英语将来一定要学好,不学好英语肯定考不上高中和中专。”
突然,隔了一个座位的武元甲(是的,和越南开国大将一个名字)说:“听说中考考中专好难,要是能考上中专就好了,毕业后分配工作,就能吃到商品粮了。”
这个年代的教育和后世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年代中专中师最难考,因为国家是包分配工作的,读三年初中考上中专中师后再上三年,就获得干部身份,国家包分配,就能吃上商品粮。除了少部分一心考大学的学生之外,只有考不上中专中师的学生才会去上高中——虽然大学毕业后分配的工作更好,但是毕竟还要多读3年高中,要多花3年钱,而且大学也更难考,所以只有少部分一心考大学的学生和考不上中专中师的学生才会去上高中。
上辈子李去病的父母就很坚持让他读中师,出来了可以回老家教书,不用离家奔波、还有寒暑假,再种几亩地,小日子过的舒舒服服的。
但是被大学那广阔的前景所吸引的李去病,严肃地拒绝了父母的提议,读了高中,复读了一年才考上了当时河南省最好的大学河南大学。
这辈子呢?肯定不会再上河南大学了,至于上哪里到时候再说吧。
“我是要上大学的男人,肯定是要读高中的。”李去病对他们说。
“那你准备读什么大学?”武元甲好奇道。
李去病吹牛道:“清华或者电子科技大学的计算机还有北大人大的经济、金融。”
“哇,你就吹牛吧。我听人家说咱们县一年才有一两个考上清华或者北大的,有的时候还没有。”郑小东摇着头说。
李去病装逼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武元甲和郑小东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听懂李去病这话的意思,只知道是句古文,但完全不懂意思。
李去病不知道,正是因为这一番对话,他的外号从“神经病”变成了“清华神经病”。在校园里流传甚广,甚至于他离开初中校园几年后,校园里还流传着“清华神经病”的笑话——当然,这些笑话在李去病功成名就后就变成了典故。而他功成名就后给母校捐助教学楼、实验室、电教室时候,校领导让他题词时,他想起的第一个题词内容就是“清华神经病”,然后也真的题写了“清华神经病”,并被学校给写在了每个教学楼的墙壁上,上书“发扬清华神经病精神,积极乐观、志存高远”。
当三个人在无聊地东拉西扯的时候,谷伟再次走进教室,登上讲台。
“同学们,静一静。现在开始分配寝室,先分配女生,赵丹丹、谷丽丽、王小丹、王颖226宿舍,赵.........”
“最后,由于今年学校扩招,寝室不够,没有念到名字的几个同学住在教室里。”
和上辈子一样,李去病没有被念到名字,这意味着自己要在教室里住半年,每天早上提前起床把被子抱到指定的一间放被子的寝室,晚上再抱回来,把教室里的桌子拼在一起当作床。每天早起晚睡、麻烦都不是问题,但拉桌子的时候还会出现墨水瓶洒了、东西乱了、东西丢了等情况,引发不少的同学矛盾。半年后,还会统一住进一个废弃的磨面屋里,四十多个男孩子住在两间房子那么大的地方,滋味自己体会。
想到这里,李去病站起来:“老师,我有问题。”
谷伟和全班同学们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李去病身上,不明白他会有什么问题。
谷伟一看又是这个神经病男孩儿,眼神就有点不善,再加上李去病就在第一排,离得的很近,谷伟就盯着李去病的双眼说:“你有什么问题?”
“老师,班里有45个男生,刚才我听了一下,没念到的有9个人,我觉得一直让这9个人住教室不公平,应该分成5组,轮流着住教室。”
谷伟听到李去病的问题,眼神不由的尖利起来,怪李去病多事,增加了管理学生的工作量:“这位同学,轮着的话会比较麻烦,大家也都不方便。”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