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西陵,吕隆身为步家的姑爷,自然有步家的人前来迎接。在步家人的迎接下吕隆夫妇直接回到步家,黄寻自然跟随。到达步府吕隆对黄寻说道:“远达接下来就要面见我岳丈了,我岳丈由于是次子,所以我们不能从正门而入步家,必须从偏门而入。而且步家乃是经义传家的世族,远达在此地不可造次,不然我们身为二房亲眷是要被长房所嫌弃的”。“是,将军。寻一定谨小慎微,不敢有丝毫逾越”。就这样黄寻跟随吕隆夫妇穿过正堂几乎走遍了半个步府,终于到达西苑。步骘次子步阐就住在这里,按理说步阐身为次子应别立门户不跟步家嫡长子住在一起,免得受长房欺负。不过由于步阐和步骘嫡长子步协乃是一母所生,俱是嫡出,在母亲的要求下,步协没有将弟弟分府别出,而步骘一直在孙权身边任事,这西陵督之职就由步协早早接任。步协有军职在身,自然忙于公务,所以这府内家事就由步阐打理了。不过步阐是受到母亲的任命才能打理家事,这样就与步协的夫人有矛盾了。步协夫人认为自己是长房夫人,当家主母,这打理家事本来应该是自己来操持,但是有婆婆的任命,让二房步阐家来管是大大违背儒家礼制的事情。不过丈夫步协说这是母亲之命,你身为儿媳怎能有怨言。步协夫人被这话压住,只能不甘忍气吞声。由于有这矛盾,所以吕隆叮嘱黄寻谨小慎微。吕隆夫妇进入西苑,步阐早就坐在大厅中等候,虽是步府中一西苑,但是还是规制的挺敞亮。雕栏画凤,香薰缭绕,一点看不出是步府次子的次等身份。黄寻心想到,看来我这未来老丈人在步府还是很有一套的嘛。吕隆夫妇与步阐见礼后,吕隆身为女婿自然将带给老丈人的贺礼都摆了出来,交州珍奇的明珠、大贝、琉璃、翡翠、玳瑁、象牙皆拿来让步阐观瞧。步阐看完之后说道:“子泰往年你回来可没有这么多礼物啊,看来是升为平越将军,这身家也富裕起来了啊”。“岳丈大人取笑小婿了,小婿微末之功得陛下看重,进位将军。这次来为岳丈贺岁,自然是要好好表表孝心,也让岳丈大人在人前面上有光啊,当初没有错看小婿”。吕隆说得“人前”两字说得极重,步阐听到大笑道:“贤婿果然是知道老夫所想。来人啊”。“在”。“把这些礼物一样都匀出一半,送到嫂嫂那去”。“诺”。翁婿俩寒暄之时,黄寻一直站在厅外。没办法啊,只有吕隆叫自己进去,自己才能进去。吕隆心中知道黄寻在外面等着,但是得把岳丈的心情都弄高兴了,这下面的事才好办啊。果然由于吕隆的升职以及对步阐的恭维,把步阐的心情弄得挺愉悦。吕隆见火候差不多到了,于是示意妻子该开始了。毕竟这是自己妻子的娘家,自己开口来说妻妹的婚事,实在不好出口。吕隆夫人步氏看到丈夫的眼神示意,于是开口说道:“父亲,上次我归宁省亲之时,曾跟父亲说起小妹的事,小妹今年年方十七,是该到了出阁的年纪了。不知父亲可找到好人家”。毕竟是亲生女儿,当姐姐的关心下妹妹的终身大事也没什么不妥。步阐听到步氏所说,叹口气说道:“婉儿虽然嘴上不说,但其实甚有主意,我也说了几户人家,婉儿都说让我做主,可我知道她心不愿,所以我也没答应那几户人家”。“父亲大人可记得上次我跟你说的黄寻”。“当然记得,你说他是子泰麾下的一员大将,而且这次子泰交州平叛,他在其中出了大力,为子泰升为将军帮了大忙”。“父亲大人记得就好,实不相瞒,这次黄寻也跟随我们来了,我厚颜开口,不知父亲大人可否见见此人。看看此人到底有什么真才实学,如何”。“嗯,你这妮子,居然还带了一个人来让我看。我看你是想给你妹妹做媒吧。你这姐姐倒是当得好啊”。“父亲大人不要取笑女儿,这婚姻之
事乃是女儿家终身大事,女儿看到一个能干的人才,自然就得为妹妹择一择了”。“好吧,听你这么说,那就见见吧。我倒要看看你如此推荐,此人到底有什么本事”。
吕隆当即去将黄寻叫进来,黄寻进入正厅后向主位上的步阐见礼说道:“后学晚辈黄寻黄远达见过步师”。“哦,你我无缘无故,你为何称我步师”。“晚辈听吕将军说,步师世代乃是经义传家的学问世家,这家世渊源流芳,小子后学末进,见到如此家学渊博之大家,自然以步师相称”。步阐听到黄寻谈吐不俗,知道自己想差了。女儿介绍黄寻时说是吕隆的部将,自己以为是个武人,没想到此人竟有如此文捷。当即生了几分好感。步阐问道:“你既然说是后学晚辈,不知治何经典,师从何人”。“小子师父之名讳,恕小子在恩师面前发过誓,若不封侯拜相,师父耻于提起我这个徒弟,所以不能说出。至于经典,小子生性粗疏,先秦典籍皆阅而读之,但略通大义,便不再诵,故只有一二浅见,不敢在步师面前提起”。步阐听到黄寻所说,甚为夸口,当即说道:“好个略通大义,吾读春秋十余年也不敢说略通大义,你却敢有此语,你若不把你那一二浅见说出,那便是虚言也。还请述之”。黄寻早就有打算了,当即说道:“我从恩师学习之时,恩师曾告诉我秦国覆灭六国之原因,我整理之后著有一文,今日正好让步师品鉴”。“愿闻其详”。
黄寻当即说道:“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