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梯田产量低(1/2)

点击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http://www.doupo7.com全新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彩不容错过。

大家说好晚上去“刘三炮”家举行欢迎杨劲入队委的欢迎仪式后,三小队长就拉着仓管员兑现了“刘三炮”多分给他生产队的种子,杨劲自然跟着他一起回到三队去。

红土岭大队一共有五个生产小队,别的生产队都在山脚下,虽然田地不多,但至少也不担心收成问题,唯独三队是在山腰上居住的山民。

整个红土岭大队,一队和二队基本上由两个家族组成,一个姓刘,一个姓朱,四队则是姓贺的占多数,五队相对姓氏杂乱点,主要还是姓刘的为主,唯独三队是单独一个姓,虽然也是全国中的大姓——姓张,不知从哪移民过来的,当时也是在山脚下居住的,后来被刘姓和朱姓村民联手赶到山上去了,历朝历代更换后,他们一代代也不下山了,只住在山上,和刘家和朱家永不通婚,至今也只和贺家和其他小门小户通婚。

当然现今不至于再有这种世仇的存在了,都是和谐社会,但是他们还是生成一体,顽强地靠着山上的几亩旱田过活。

杨劲去了后大受欢迎,一方面因为杨劲给他们带来了鸡鸭和玉米,另一方面生产队长张健军对社员们说他会帮助大家解决粮食问题。

杨劲第一次当上大队干部,自然要表现出送温暖的态势,可惜鸭蛋全变成毛蛋了,不然每家送上四个鸭蛋更会让大家为他的到来来欢呼雀跃。

带来的种子在会上现场发放了,张健军带着杨劲去视察他们三队的土地。

明显可以看出这些石头垒出一层层梯田后,看上去倒是整洁美观,但中看不中用,最核心的原因是没水!

水库在两座大山之间,以前虽然土少石多,但至少有绿色植被覆盖,下暴雨也不至于将泥土从石头上冲涮下去,现在好了,将原来的灌木都铲平了,旧貌换新颜,成了光秃秃的梯田。

虽然社员们发挥了集体智慧,用竹筒从大山上的山泉处将山泉水引上梯田,但杯水车薪,而且每层梯口下面都是由碎石铺成,漏水比进水的速度还快,试了好几年,还是结不出一粒水稻,最后还是只能种植些黄豆、土豆、红薯这种耐旱作物。

其实这些梯田更适合去种一些茶树、桔子树等果林,杨劲一看心里有底了,挑了几块相对肥沃的梯田,让张健军找社员将地挖出一道道深坑,再将粪肥、灰肥填到坑里,他准备最快的速度生产出一季土豆,因为发芽的土豆吃了容易让人中毒,而且土豆做种,一个土豆可以切成若干个种,只要一个芽加上一小块土豆就能成一个种,20斤土豆可以发出至少400个种子。

其他的红薯、玉米啥就先别操心了,估计今天晚上部分种子就已经变成了社员肚子里的主食。

杨劲在跟着张健军巡视社员家时就闻到了难得的肉香味。

鸡鸭肉的香味。

不用猜,肯定有些社员上午才领到差不多半斤重的两只小鸡两只小鸭做成了一顿美味打牙祭了。

三队的张家人能够在刘朱两大家族的夹攻下顽强地生存下来,没一点匪气是不可能实现的,不说别的,光是他们每家每户墙上挂的猎枪和砍刀就知道他们不是好惹的,有话好好说还行,惹急了啥事都做得出来。

就栽种土豆吧,杨劲心想等社员们栽种好了,只要长出绿苗,他就找机会全部搬到空间里,在空间催熟后再送回梯田,这样社员们每家至少能分个百八十斤土豆,如果将小母鸡也统一收进空间,那社员们就能过上土豆炖小鸡的生活,不说饥荒了,过的已经超出大部分城里人的生活了。

虽然张健军不明白杨劲为什么催着他安排社员松土撒粪肥,但还是按照他的要求,男社员去挑肥松土,女社员按照每一个新芽切成土豆块再裹上草木灰成为一颗土豆种,在太阳落山后全部种了下去。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