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着人群一扔,轰隆一声,全部解决。攻打坚固的城池,不需要用姓命去填补城墙那个绞肉机,只需将十几个手榴弹,捆在一起,堆到城门口,轰隆一声,城门就会飞上天。
铁水渐渐冷却,凝固。温度越来越低。
张阳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拿起一个做实验,但是手刚一靠近,就被炽热的气流挡回,虽然凝固,温度还是很高的,手一下去,肯定就是烤猪腿了。
舀来一瓢凉水,浇在上面,白色的水汽四溢,温度终于降了下来。
敲开模子壳,将里面的泥也倒出来,张阳兴致勃勃地看着自己的手榴弹坯子。
稍有点大,和后世的玻璃药瓶大小差不多,这一个里面,得放多少火药?火药太多,杀伤半径太大,扔不远,有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
张阳看着满地的炉渣,突然想到了另外一种方法。
“将那些炉渣也砸成小块,黄豆大小就行。”张阳吩咐道。
不用解释为什么,大家都已经非常习惯粉碎东西,拿起大锤,就开始干了起来。
黑火药也被拿来了一些,放在较远处。
张阳先将自己做好的一条导火索塞在铁水铸成的坯子里面,再将黑火药和矿渣颗粒混合着放好,捣实。
导火索是张阳在炼铁的空挡,自己用纸卷的,这个在炸鱼的时候就已经做过了,效果很好。
混合这黑火药的矿渣颗粒,一方面可以减小纯火药的威力,减小杀伤半径,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杀伤力。不但外面的铁壳炸开之后会造成巨大的伤害,里面混合的矿渣,更会四散飞开,被铁壳崩着了,是大伤口,被矿渣崩到了,是密密麻麻的小伤口,简直比散弹枪的效果还要好。
有时候,把敌人杀伤,比杀死更有效,因为杀伤的敌人,会把他们自己拖垮。
张阳仔细地放好之后,拿起准备好的竹棍。
这个竹棍的选取很有讲究,得选取成年的竹子,这样质地比较硬,可以承受得住铁壳的重量,粗细要合适,能够完全插入坯子的预留孔里面,细了,会松脱,粗了,又塞不进去。
这就是个细活儿了。
张阳仔细地选择了三四个,终于找到一个粗细合适的,将里面捅空,穿过导火索,再用锤子把竹棍砸入铁坯,一个手榴弹的模样,就做得有九分像了。和抗战时候的“边区造”,更有九分九的神似。
看抗战时期的电视剧,经典的镜头就是一位战士拿出手榴弹,拔开木柄下面的帽,拉出火绳,等到敌人靠近,将火绳用牙咬着拉开,使劲投出去,轰隆一声,对方就飞上了天。
手榴弹分为两种:有柄的和无柄的,各有优缺点。有柄的投掷得远,无柄的是触发式引信,碰地就炸,不会被对方拾起来扔回去。综合考虑,张阳采用的是有柄的结构,投得远,就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木柄里面,依次有拉环,拉火绳,钢丝簧,拉火管,导火索,**,炸药。拉绳的一端和拉火管相互涂有摩擦就可以引燃的火药;一拉拉绳经摩擦引燃和拉火管相接的导火索,再由导火索引爆**引爆弹体里的炸药使手榴弹爆炸。
现在张阳大大简化了这个结构,因为用的是黑火药,不是炸药,所以不需要使用**,直接用导火索就可以引爆,但是黑火药威力小,所以体积做得比较大,而拉动拉绳,点燃导火索的物质,用的是硫氰酸铅,当然,这个东西在这个时代想都甭想,还是用红磷代替吧,红磷遇到摩擦之后,可以燃烧,是制作火柴头的原料。只是问了几遍李伯升这个术士,他也不知道张阳说的是什么。还可以用火石来代替,只是,这里面的机构就得复杂一点了,还得仔细研究一番,做做实验。所以,张阳最终将它简化为:导火索平时塞在里面,用的时候掏出来,用火折子点着了,再投掷出去。
好像有点搞笑,但这只是权宜之际,以后找到了合适的材料,一定要做成拉线发火的装置。
以后该训练一队专用的投弹兵呢?还是给部队每个人都装配?这还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ps:不带手柄的手榴弹,又称“手雷”。二者各有千秋:手榴弹由于带柄,故投掷姓较好,同等重量的手榴弹要扔得更远,且落点精确,一般练习后很容易掌握;最大的优点是在山地进攻时,向上投掷后落到斜面上时不会滚下来。手雷的优势在于威力大,杀伤姓好,且爆炸无死角。
关于前面讲的半自动火铳,迎来了许多读者大大的热议,俺一定虚心接受,耐心构思,等到张阳再找到一个牛气的铁匠,采用了炒钢法之后,就可以正式登场了,毕竟张阳的专业是武器制造,他拿到的都是成品的钢锭,现在让他炼出好钢来,确实有点难为他了。所以暂时,先让这个手榴弹发挥一下作用吧。
关于这个手榴弹的发火装置,确实有点搞笑,这只是暂时的,咱们的主角要逐渐改进。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