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读书人(1/2)

点击网址进入新版阅读页:http://www.doupo7.com全新设计,增加会员书架,阅读记录等功能,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彩不容错过。

余杭城一个大户人家,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聆听着回荡在都城上空的音乐,咋吧咋嘴。

“有点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觉啊!用这曲子佐酒,想来不差。余福,你去酒窖里提一壶来。”

叫余福的下人面有难色。

“老爷,这样不好吧?大夫说您年适高了,要少喝。”

大概也是个积善之家的老爷,并未责难下人。

“大夫是说少喝,又没说不让喝。偶尔破例一次,不打紧的!”

下人不在多说,只是自家老爷一破例,又是好几壶,待会该如何向夫人交代?唉!当个下人命也苦。

一所深墙大院内,一位黄衫女子遥望天幕。曲子是谁所做,她似乎猜出来了。如此特例独行,定是自己日思夜想之人。

黄衣女子笑了笑。

“不弄出点动静,却实不像自家相公。去,取把琴来。”

边上的婢子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自家小姐未出阁,竟然有相公了。若是传出去,将会是如何的轩然大波。

婢子低头急走,前去取琴。有些事情不该听的,听了也当没听见。

站在大厅廊檐下,林牧之抬头看着灰蒙蒙的天空,烟胧江南。

听着这首穿过了时空的乐曲。不禁又勾起了林牧之的思绪。

这是曾经大学毕业典礼的晚会上与同学们合奏的曲子,没想到再听的时候,已经是隔着时间、空间,甚至是一个不同的位面。

在那个生活过的时代里,还有学文学的,后来不是回家继承了万贯家财,就是带着他的诗和远方去了它乡。

而这首曲子叫《穿越时空的思念》。(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

又一世为人,新的环境,新的人。以前林牧之打算忘了前世,忘了曾经。现在发现,他不能,也做不到。如果谁在过奈何桥时,忘了喝那碗孟婆汤,那么几人会选择忘了前世种种?即便前世的回忆只有痛苦。

来到这里,阴差阳错的成了夫子,被所有人看成是个读书人。

林牧之反复扪心自问。

读书人?

什么样的人?才是读书人?

这又让他想起了许许多多他所熟知的典故。

曾经有个人投笔从戎,一生走过五十多个国家,以三十六人灭一国。他说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曾经有个人在家务农,出山后,三分天下,一生纵横捭阖,算无遗策。他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曾经有个人被缉押在牢狱中一百八十多天,再次为官时,他关注民生,治理水患。世人常言--东坡处处筑苏堤。现在,他在出使大理的路上。

曾经有人被关土牢三年,敌国君主亲自劝降,许其一国之相。他说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曾经有人站在自己的国旗下,因为没有国歌而受尽世人嘲讽。年过古稀的高龄,脸色先黑后紫再涨红,最后泰然自若。将一首天朝的民间小调抬进了世界级音乐殿堂。所以世界上的人想到天朝的音乐,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那首《茉莉花》。

一瞬间,林牧之豁然开朗,或许跟这些祖宗比,自己有些一无是处,但那又如何?前人之事,后人之师的道理早已经告诉林牧之该怎么做,该做些什么。

即使和祖先们一样。放下了爱看的书,拿起了刀;放下了安逸的生活,拿起了笔;坐过了牢,依旧不忘初心;身在敌营,依旧没有低下高傲的头颅;背上“卖国贼”的称号远走他它,依旧没忘了心中的故乡。

什么样的人是个读书人?

这个问题很早就有了答案。而回答的人当时不过十二三岁。

人们在看电视时,古人都是长袖善舞,大袖飘摇。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