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进入早春二月,这个时节春意也开始正式回归应天左近的大地。除了四处新抽出的嫩芽和含苞的花蕾之外,应天城中的年轻或者不年轻的士子,也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不管是内城还是外城,到处都可以看到他们青衫直裰的身影。毕竟二月底到三月即是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及殿试时间,各地乡试的举人自然是纷至沓来,争取这三年一度最为残酷,也最为公平的鱼跃龙门的机会。
这些人也确实都是天之骄子,如果以后世的眼光来看,这些人都至少是省级高考的前几十名,不论年龄大小,都是值得让人尊敬的殿堂级学霸。而这些人也不像后世的高考之前,全员沉迷于突击,反而大多数是在外各种浪,三人一小群,十人一大群,咏怀情、伤古今,拜前辈、见亲戚,时不时再组织个诗会之类的。
细细想来其实也不奇怪,所谓科举一途,尤其是在这最后的会试和殿试上,要说把握实在不好说,除极少数真正惊才绝艳之辈外,更多的人即使是学霸,也不得不考虑一条后路。若是能在这京师或是文人圈子里搏出一个名号,甚至被哪位前辈看重拜入门下,更甚至有未婚者或者已婚者,被某家达官显贵看上招为东床,虽不如及第荣耀,却也是难以拒绝的诱惑。
再说了,即使考中,也并非是终点,反而只是一个起点,将来要在这官场上混,各种大大小小的关系,自然也要维护好。
而对于徐钦来说,不用参与这种生死搏杀简直再美妙不过了,如果真要他再去寒窗苦读个十年八载,学的还大多是除了吹逼之外么什么卵用的东西,非把他给逼疯不可。
只是身为帝国高级官员,这种政治上的大事,也并非与其完全无关。
“所以,朕打算让你领锦衣卫,率同应天府、五城兵马司,保障春闱会试及殿试期间应天城内外的安全和秩序。”在当日的早朝之后,朱元璋将徐钦叫到了御书房,进而吩咐道。
“臣领旨!”
“你要多多熟悉调度,留给你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陛下放心,臣明白!”
这下徐钦算是明白了,原来朱元璋一直迟迟压着不对蒋瓛动手,是在等着这样一个机会。
借着这个名正言顺的机会,要他先尝试着大规模的对锦衣卫进行一番调动,一来是验证徐钦这段时间以来对锦衣卫的掌控具体达到了什么程度,二来也是能让他借机对锦衣卫的中下层建立真正的职权联系,并判断和掌握他们的状态。
这也算是一种非常稳妥的交班方式。毕竟空降一个领导去某个单位,光是挂着一个头衔,究竟对下面的人有几分控制力,可不好说。而最简单的办法则是先委派一件事下去,让这个空降的领导把单位里的人大范围地调动一番。一来可以直接看到控制效果,二来这样其实也是加强相互之间的关系,毕竟这样一番调动之后,上下级之间就已经建立了事实上的指挥和执行体系。
徐钦回到锦衣卫衙门,将圣旨精神传达通知之后,蒋瓛的脸色突然变得很差,而其他几位堂官则是露出一种很微妙的表情,看样子怕是都想到了这一点。随后,在锦衣卫衙门里有一种紧张气氛突然蔓延开来,与此同时,大家也打起精神,准备做好这关键的一岗。
陆同知和赵佥事跑得飞快,找来了卫里的经历文书,马上就开始全身心地帮徐钦准备相应计划,各个千户官也踊跃请缨,差点儿没直接因为这个原本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打起来。就连性子极为淡然,或者说有些阴郁孤僻的罗佥事,都积极地表达了自己随时准备听从指挥,为帝国的事业鞠躬尽瘁的意愿。
完全保持淡定的,唯有蒋瓛,因为他很清楚,春闱之后就必然是皇帝对他动手之时,这也是无法改变、甚至无法抵抗的,只能在此静静等待,并默默祈祷徐钦能遵守诺言。
这头说到会试安保,其实锦衣卫已经参与了不止一次这种工作,也可以说是驾轻就熟,并且这次会试人数和时间上都和以往变化不大。什么时候开始强化城内治安、准备检查会场、守卫会场、保卫考试、护送试卷等一系列安排迅速展开。需要调集多少人手,应天府和五城兵马司能提供多大的支持、如何联络等方面的章程也很快拿出。
(请记住本站地址:www.doupo7.com)